公交車成為文明遼陽風景線
公交車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城市流動的文明窗口。9月23日,記者在乘坐公交車時發現,公交車內干凈整潔、清爽舒適,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讓座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為文明遼陽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上午9時許,記者從遼紡站點乘坐12路公交車,刷卡坐穩后,駕駛員啟動公交車,語音報站頓時響了起來:“車輛起步,請站穩扶好,前方到站西菜市。”環顧車內,市民落座有序,氛圍融洽。
當公交車行駛到木魚石站,一位老人走上公交車,當時車上已經坐滿乘客。此時,坐在前面的一位中年男子主動起身,把座位讓給了老人,老人對其表達了謝意,其他乘客紛紛向該男子投去贊許的目光。
隨后,記者又相繼乘坐了幾輛公交車,發現公交車內部都能做到環境整潔、秩序良好,對老弱病殘孕等需要幫助的人主動禮讓,無爭搶座位現象出現。
“大姨,您坐在這里吧。”上午11時許,在7路公交車上,一名青年女子主動給一位抱小孩的大媽讓座。“謝謝,小姑娘真不錯!”大媽連連向其表示感謝。“沒事,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這名青年女子回答道。
“現在大家的文明意識越來越強,社會越來越和諧了。”市民李女士說,公交車上讓座,傳遞了文明和諧的正能量。
當天,在站前、木魚石等公交站點,披紅色綬帶的公交志愿者積極引導候車的市民排隊乘車。他們不僅攙扶行動不便的老年乘客,看到攜帶大件物品的乘客,還主動上前幫忙,并為外地游客解答關于公交線路和轉乘的問題。
據市公汽公司人員介紹,他們把公交創城工作常態化,全力擦亮服務窗口。公司新增外雇保潔員50余人,堅持每日車輛清洗制度。公交志愿者上線服務,引導乘客排隊乘車、文明出行,營造文明乘車環境,讓公交車真正成為一道流動的城市文明風景線。
稿源:遼陽日報 記者:馬 超 刊發日期:2017-09-25